發布時間:
2023
-
06
-
04
責任編輯:
雅然文化
童心不改,快樂常在生命總是從萌芽開始,在四季的變換中不斷輪回。如果把人生比作四季,孩提時代就像是匆匆一面卻讓人終身難忘的春,連風和日光都是輕盈又肆意的模樣。如果你有一支畫筆,你會如何描繪孩童的模樣?是如蓮藕般肥嫩的赤裸手臂,還是比星辰更明亮皎潔的雙眸,又或是能掬出一捧蜜的無邪笑容......今天,研習社就帶領大家去古畫文玩中尋找答案。清《五嬰浴戲圖》 賽克勒美術館藏南宋 《牧童圖》 出光美術館藏唐 周昉《調嬰圖》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北宋 李公麟《麗人行圖》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其實,博大精深的中國古代傳統文化已經給出了最好的答案——嬰戲圖。嬰戲圖中嬉戲的孩童往往行為不一,穿著各異,但天真爛漫的笑顏始終如一。通過畫幅和器物承載的眾多嬰戲圖,打破了時空的限制,將人們對于鮮活生命的熱愛和欣賞定格成了永恒的歷史記憶。節慶嬰戲圖嬰戲圖中不乏一些在特殊時節繪成的,比如《百子嬉春圖》、《重午嬰戲圖》、《秋庭嬰戲圖》、《冬景嬰戲圖》等等,幾乎囊括了四季。嬰戲圖的背景選擇相當自由,春夏秋冬、年節平時,孩童們的嬉戲是不挑時間和地點的。玩心一起欄前無人在意的小石子也可以搖身一變成為重要的游戲道具。南宋 《百子嬉春圖》 故宮博物院藏《重午戲嬰圖》(模仿大人行禮)宋 蘇漢臣《秋庭嬰戲圖》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宋 蘇漢臣《冬日嬰戲圖》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對于古人來說,年節時的嬰戲圖其實還包含著更重大的意義——古人常會用嬰戲圖做節令畫中的年畫,這是因為嬰戲圖本身畫面喜慶,很合時宜,同時,它也代表著人們對幼童健康成長、家族多子多福的美好期盼。游戲嬰戲圖我國的傳統游戲種類高達百余種,棋牌類游戲的影響尤其深遠。透過嬰戲圖,我們能認識到更多已經被現代人遺忘的娛樂項目。北宋 蘇漢臣《嬰戲圖》臺北故宮博物院藏元 《戲嬰圖》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明 《嬰戲圖》 大英博物館藏明 《嬰戲...